
深秋时节的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茶山,云雾如纱般缠绕山间,清风拂过茶丛,沁人的茶香在峡谷间弥漫。连日来,全县25.22万亩秋茶已全面进入采摘加工旺季,古茶园里茶农指尖翻飞,初制所内机器轰鸣,从茶山到茶厂、从车间到市场的全链条生产正有序推进。

在全县各茶区,随处可见忙碌的采收场景。走进小勐统镇梅子箐古茶园,茶农肖建聪和工人正弯着腰穿梭在茶丛中,指尖在嫩绿的芽叶间翻飞,她们有的专注采摘一芽二叶的嫩芽,有的将散落的鲜叶归拢装袋,山间不时传来清脆的谈笑声,不一会儿,竹篓里就盛满了鲜叶。
“今年雨水好,秋茶也发得好,一天也能采摘二三十斤。”肖建聪说。
临近中午,满载鲜叶的茶农将新鲜采摘的茶叶运往就近的初制所,开启从“鲜叶”到“干茶”的蜕变之旅。在永德县文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公司负责人李文明正盯着杀青机。他介绍,今年秋茶采摘期整体延长,目前虽已进入收尾阶段,但每天仍有一吨左右的鲜叶送来加工。为保障鲜叶不滞销、不变质,企业提前检修了杀青机和揉捻机,还增加了工班组,确保当天采收的鲜叶当天完成加工。加工车间内,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晾晒等工序,逐渐变成条索紧实、色泽墨绿的干茶。

“每一年春茶也好、夏茶也好、秋茶也好,我们一直都是把农户的鲜叶收完、做完为止。像今年的秋茶,也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每一天鲜叶也就有一吨左右可以加工。”李文明介绍道。
茶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在德党镇产茶区,永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带领着外地茶商穿行在茶企与茶园间。站在鸣凤山古茶园的栈道上,他们打量着每一株茶树;在深入茶企期间,他们品味着永德各类茶品,潜移默化间加速了外界对永德茶产业生产端的了解,为永德茶走向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为保障秋茶品质,技术人员提前开展了“田间培训”,针对秋茶病虫害绿色防控、晚秋茶园管理开展现场指导,目前已覆盖茶农2000余人次,实现从采摘标准到鲜叶保鲜全程指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中心致力于帮助茶农、茶企纾难解困,及时深入茶企、茶农开展技术指导,不断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永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贺新伟说。
截至目前,永德县秋茶已采收鲜叶2万吨,加工干茶5000余吨,助力5.35万户茶农增收。从云雾缭绕的茶山,到机器轰鸣的初制所,再到政府部门的精准服务,永德县正通过全链条发力,让一片片“绿叶子”真正变成了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刘秀能 李永潇 李永江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