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连日秋霖终于按下“暂停键”,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田野间迅速升腾起抢种抢收的热潮,一场紧张有序的“突击战”火热推进。
10月21日,在马道镇辛家坝村的油菜地里,村民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抢抓晴好天气,栽种油菜。有人弯腰起苗,有人持锄掏沟,有人紧随栽苗,不一会儿,原本空荡的地块便披上“绿装”,透着勃勃生机。

“大伙儿再加把劲,争取今天把这块地种完。你看这苗多壮实,明年肯定能收不少菜籽。”村民毛应全望着绿油油的菜田,脸上满是期待。
与此同时,玉皇庙镇石窑坝村的稻田里,“丰收交响曲”也正热闹奏响。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其间,机械轰鸣声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三道工序同步完成。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涌入储粮仓,粉碎后的稻秆则均匀撒回田间,化作天然有机肥。

“前段时间天天下雨,我们心里急得团团转。”石窑坝村党支部书记肖兴华站在田埂上,望着满载稻谷的三轮车缓缓驶离,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落地,“现在好了,趁着天好机械就过来,很快就收割完成了。”

马道镇的精细播种和玉皇庙镇的高效秋收,正是留坝县推进抗霖秋冬播工作的生动缩影。为应对持续降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留坝县迅速行动,从技术指导、科学赋能、效率提升到损失补救,打出一套抗霖秋播“组合拳”,全方位守护秋播秋收顺利推进。
针对秋播期间田间湿度大、播种难度增加的实际,县农业农村局组建农技骨干成立抗霖秋播专项指导组,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同时,组织农技专家团队结合留坝气候特点与作物种植实际,编制并印发《当前油菜、小麦抗霖秋冬播应对措施》《当前抗霖秋收秋播技术指导意见》,聚焦“播种前土壤处理、播种中密度控制、播种后田间管理”等实操要点,通过镇办农技站、村微信群、田间指导现场等渠道精准送达农户手中,成为抗霖生产的“科学指南”。
在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建立“抢收抢种协同机制”。整合全县农机设备,根据各镇办作物成熟情况与播种需求“错峰调度”,推进机械化播种以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动员镇村干部、帮扶单位成立“互助组”“志愿队”,协助农户完成水稻搬运、油菜苗移栽等工作。为精准掌握灾害影响、降低农户损失,留坝还建立油菜播种受灾面积动态统计机制,重点统计“烂种地块”“缺苗地块”的面积与分布,并快速启动补救措施,调运一批生长期短、抗寒性强的油菜良种,确保补种种子“及时供、用得上”。
目前,留坝县已完成水稻玉米抢收,大豆抢收1143亩,油菜播种6900亩,实现“秋收不停滞、秋播不耽误”。(记者 陈欢)